571億,今日零時,阿里巴巴集團杭州“雙11”數據直播大廳,當大屏幕數字最終停留在這個數字時,其購物節交易總量毫無懸念地再創新高,足足比去年的350億元多出221億元。其中,四成多的交易量來自于手機、平板電腦等無線終端。
但網購對于實體商業的市場侵占遠遠沒有結束。
今年1月至9月,上海網絡商店的零售額達到669.34億元,同比增長21.7%。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百貨店、超市等實體商業的銷售額均有下降。
日前,上海市政協經濟委員會等出爐的“加快推進商業轉型報告”,直視實體商業面對電商沖擊的困境。報告稱,隨著房地產租賃價格不斷上漲,已經出現一大批內外資企業關閉門店的情況。為此,建議限制大型商業網點的過度建設。
“預備,開始,買買買”
“預備,開始,買買買!”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昨日報道稱,“雙11”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購物日。
雖然外界早就預測今年阿里巴巴“雙11”的成交額將再次刷新,但當天消費者購物速度之快仍超乎想像:活動開場1分11秒破億元,3分鐘突破10億元,38分28秒沖到100億元。去年,交易額達100億元用了5小時49分鐘,今年整整提速5小時,而且無線成交243億元,占42.6%(去年為20%)。
截至11日12時,天貓12家店鋪銷售額過億元,消費者購買最多的是手機、服飾、家具、電器類商品,42家店鋪的銷售額超過5000萬元,小米官方旗艦店系首個支付金額破10億元的店鋪。
沿海城市消費實力仍居榜首。實時數據顯示,截至14時20分,全國消費額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別為廣東、浙江、江蘇,其次為上海、四川、山東、北京。
不少境外消費者也參與進來,截至11日13時,有199個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進行交易,其中消費額排名前三的分別是中國香港、美國、中國臺灣。
這也是阿里巴巴上市后的第一個“雙11”,它的股價也隨之創出新高,美國時間11月10日收報119.15美元,漲幅達4.01%,市值逼近3000億美元大關。
滬上一批商場關店
網購銷售額“攻城略地”刷新紀錄,更映襯出實體商業的舉步維艱。
上海市政協經濟委員會同市商務發展研究中心組成課題組日前完成了《關于加快推進上海商業轉型升級的調研報告》(草案)。1-9月上海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393.89億元,同比增長8.5%,低于去年同期8.7%。
實體商業正在面臨困局。2014年1-9月上海網絡商店零售額實現669.34億元,同比增長21.7%,遠高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幅度。網絡消費的高速增長不斷對線下消費產生擠出效應。今年前9個月,百貨店、大型綜合超市、標準超市的銷售額分別下降7.1%、3.8%、2.9%。
雪上加霜的是,商業企業的租金、人工、水電、物流等經營成本持續上漲,租金和人工成本分別是20年前的5倍和10倍,但商品銷售毛利幾乎沒有增加。報告透露,今年一季度南京西路商鋪每平方米租金達到83.5元/天,徐家匯(002561,股吧)為74元/天。近兩年來,越來越多商業企業面臨商鋪租約期滿、租金大幅上調的問題。多種因素易致大批內外資企業關閉門店。
隨之而來的是北上廣等出現部分商業地產空置率急劇攀升的情況,在有“南中國中關村”之稱的廣州崗頂IT商圈,太平洋數碼、百腦匯等賣場的空置鋪位隨處可見。
建議調控商業規劃增速
課題組認為,上海商業正面臨著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一方面上海還要堅持國際化、現代化方向。另一方面,要嚴格控制商業建筑面積總量,有效調控商業規劃增速,尤其是限制超大型和大型商業網點的過度建設。
目前,上海人口結構中年齡在18-35歲的人口超過800萬,80后、90后的消費者已經成為主力消費人群,消費群體的變化令消費者將更加注重服務消費。數據也證明,上海各種服務消費連年快速增長,近5年的平均增幅遠遠超過商品消費。因此,商業應不再僅僅扮演一個終端渠道角色,而需要更細致深入地挖掘和發現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提供更精準的商品和服務和全新的業態模式。
課題組注意到,上海商業企業已經從細分業態、拓展品類、跨界經營、創新管理、精準營銷、延伸服務等方面進行改造,并催生出一批新的商業模式和業態,如淮海中路K11購物中心以藝術、人文、自然為主題元素,連卡佛建立強大的買手團隊等。
同時隨著電子商務和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線上線下全渠道商業流通模式是新一輪互聯網經濟下的市場方式或市場模式的創新,是未來零售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目前,網絡零售企業與傳統零售企業的互動仍然不足。網絡零售商急切地希望與傳統零售商聯盟,把規模做大,而傳統零售商卻擔心聯手會加快衰退。
課題組建議,市政府商務主管部門除了引導商業企業加快與新型網絡銷售、電視銷售、電話銷售等無店鋪銷售企業聯動,加快形成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全渠道銷售模式。同時,可借鑒發達國家在商業房租管制方面的經驗,通過控制商鋪租金、減輕商鋪稅負等方式,降低商業運營成本。
商場利用“試衣間”參戰
事實上,仍有不少實體百貨在積極應對,“雙11”期間與電商共享這場消費盛宴。
據新華社昨日報道,近日,北京、上海、廣州等33個城市的銀泰商業、王府井百貨等28家百貨集團317家門店,宣布與天貓合作參與“雙11購物節”,掀起了大規模O2O(線上線下)融合潮。
其中,銀泰商業和王府井百貨就精選了百貨公司的1500款品牌服飾、箱包、香水、首飾等專柜特供款商品,在“雙11”當天以優惠價格推出,供消費者線上購買。只要消費者走進參加此次“雙11”活動的商場,進入手機淘寶點擊“發現”后“搖一搖”,就可直接進入活動頁面,參與到抽獎、秒殺等活動中,并可在逛商場購物結算時直接使用。若當天沒消費,優惠券至少兩周內有效。
業內人士說,這種線上線下主動交融是一種雙贏。實體商場也不是甘當“試衣間”,消費者可同時選擇線上打折或線下優惠券購買,線下購買不僅留住了“徘徊”的消費者,還可提高吸引力,增加客流量。
對天貓來說,和百貨商場合作同分“雙11”的一杯羹,也可以彌補線上購物的“天生缺陷”,即體驗式消費。
業內人士表示,盡管傳統商貿擁抱互聯網的“風向標”已現,但希望這不止是一個節,更要真正實現轉型,常態化方能走出困境。
?。▉碓矗骸稏|方早報》,作者:姜麗鈞、鄒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