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準定位:打造精致小型購物中心

自從“互聯網+”概念掘起,網絡科技以驚人的速度推動著消費模式的結構變化。東方商廈淮海店與傳統百貨行業企業一樣,遇到了發展瓶頸。通過調研和挖掘消費者及品牌租戶的認知評價與期待,公司初步得出轉型方向是:對環境布局進行重新改造和規劃,同時要進行品牌差異化招商,增加輔助業態,提升店內消費轉化力和客流導入的能力,打造一個擁有主力店的精致小型購物中心。
“淮海755”形成了以一系列富有個性和感召力,著力打造市場主流群體生活形態和標桿的主力店,包括:MUJI中國大陸旗艦店、Under Armour中國旗艦店、RESEE、旺卡樂園等品牌;配以具有設計感、科技感、品質優異、價格適中等共性特征的拓展品類,包括:咖啡、健身、花店、家居、西餐、甜品等。通過這樣跨品類的品牌創新組合,個性定位與經營特色的全新打造,營造和豐富了精致小型購物中心的格局,塑造出一個具有美感與愉悅感的商業新地標。
引入人文:營造生活美學公共空間

近期,除了“內衣心事博物館”的展覽活動外,“淮海755”還在4月9日攜手MUJI無印良品旗艦店舉辦了2016年春夏服裝搭配比賽“每日之美”的首場頒獎發布秀活動,現場邀請到30多家報紙、電視、網絡等媒體進行全程報道,活動當日商場客流量也再次創造了春節后的最高峰值。
“淮海755”堅持以獨特的視角,為用戶打造一個“離心靈更近”的生活美學公共空間。在這個多維的空間里,755的用戶不僅能在商場內看到更加親切的商品,還能夠欣賞到充滿想象力的各類展示佳作,同時亦能通過“生活美學訓練營”的系列活動得到參與的愉悅和收獲,甚至能在755的專屬電臺節目中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贏得更多有見解力的人們的關注和共鳴。
“淮海755”將進一步實現更多種類的跨界合作,來持續打造這些既有趣又具有傳播力的營銷概念。通過線下體驗、線上呈現的形式,陸續推出“生活美學訓練營”、“FM755”、“755福利”等一系列營銷項目,逐步實現與用戶長期感情上和審美上的契合,讓消費者在“淮海755”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初見成效:締造持續發展核心能力

客流量顯著增長。“淮海755”開業當日,排隊的人群從瑞金二路綿延至思南路。據黃浦區兩街大數據平臺數據顯示,當天該路段(瑞金二路至思南路)的客流人數達到7.6萬人,進入“淮海755”的人數超過4萬人。開業之后,逢周末和節假日的排隊現象持續了兩個多月,直到春節后才趨于緩和。客群結構顯著優化。通過觀測及分析我們驚喜地發現,商場的客流較以往有著顯著地結構變化。年輕消費者、周邊白領、甚至國外人的增加成為了目前客群的重要組成。其中,MUJI以其特有的品牌風格吸引了大批閨蜜和情侶客群,他們的購物頻次較高,對價格的敏感度卻相對較低,開業階段的提袋率高達65%。除了MUJI的主力人群以外,“淮海755”入店客群的隨機性和目標性的比例較為平衡,這也反映出咖啡、花店、健身、餐飲等其他品牌的共同導流作用。
“淮海755”的市場營銷策略一改原有打折促銷的路線,轉而更多的是對價值觀和審美情趣的提煉。商場的關注點著落于755的真正用戶,并用心思考在當下互聯網快速而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的時代中,用戶更希望得到的是什么。淮海755還能帶給我們多少驚喜,傳統商業轉型還有哪些可能性,我們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