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取勝的秘鑰在哪里?奪冠的秘籍又是什么?首先,是以郎平為核心的教練團隊襟懷國際化的視野、市場化的機制,用人不疑、排兵布陣、舉重若輕、沉著淡定;其次是場上隊員心無旁騖、驍勇頑強、相互信任、團結協作,一球一球地拼、一分一分地咬,擊潰了對手的信心、瓦解了對手的攻勢,成功逆襲。無論是與東道主巴西的四分之一淘汰賽、與荷蘭半決賽,還是打塞爾維亞的決賽,委實是中國女排姑娘心理素質的勝利,是精神狀態的勝利,是意志品質的勝利。
女排精神所蘊含的意義已經遠遠超越了體育的范疇,它成為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深深扎根在國人的心中。因此,我們要弘揚女排精神,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艱苦創業、自強不息,去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聯系我們百聯,如何通過變革創新驅動實現脫胎換骨地轉型升級,進行摧枯拉朽式的絕地反擊,進而實現“十三五”戰略目標,我們需要什么樣的“精氣神”。
百聯需要不辱使命堅持創新的責任和擔當
今年是集團“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在改革轉型的道路上,我們將遇到更多不確定因素、更大的困難和更嚴峻的挑戰,這就需要一支不辱使命堅持創新,負責任敢擔當的干部隊伍和專業人才團隊,帶領全體百聯人在市場的大浪中激流勇進,開拓百聯改革轉型的新局面。責任如陽光,能激發潛能;責任如甘露,能凈化心靈;責任如燭光,能照亮人生。勇于擔當,源于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沒有干事創業的崇高追求,沒有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沒有舍身忘我的拼搏精神,事業是不可能成功的。責任是什么?責任就是份內應做的事情,是崗位職責范圍內應承擔的任務,是“在其位”應當盡力完成的使命,不講條件價錢去做好工作。不論其范疇多么廣泛,也不論其內涵多么豐富,責任都既是一種客觀需要,也是一種主觀追求;既是自律,也是他律。正因如此,責任是成就事業的可靠途徑,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由之路。
發展之路無坦途,攻堅克難看擔當。面對發展中的困難和挑戰,能不能擔當、善不善作為是各級黨員領導干部無可回避的考題。敢于擔當,就需要直面問題、迎難而上、主動作為,用堅定的毅力、扎實的行動去面對困難和挑戰。“大事難事看擔當,順境逆境看襟懷”。對于應負的責任,迎著風險也要干好,踐行擔當的精神,提升擔當的能力,真正做到敢擔當、能擔當、會擔當、善擔當。
百聯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和韌勁
集團“十三五”發展戰略藍圖已經繪就,建設“全國布局、海外發展,整體實力領先的商貿流通集團”的愿景目標已經明晰,破釜沉舟的推進商務電子化和傳統業務轉型升級,不折不扣地實施“+互聯網”到“互聯網+”的歷史性跨越,徹底實現百聯的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哀兵必勝。強勁的對手不可怕,曲折和困難不足懼,關鍵是要保持必勝的信念和定力,“輸一局兩局、輸一場兩場球”沒問題,及時總結經驗教訓,不氣餒、不放棄,該贏的球一定要贏!為此,集團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要以“十三五”戰略規劃為為統領,一切有悖集團“十三五”戰略的傳統觀念必須滌蕩,一切有悖集團“十三五”戰略的思維定勢必須擯棄,一切有悖集團“十三五”戰略的方式方法、體制機制必須革除。市場不同情弱者,競爭不相信眼淚,抱殘守缺是沒有希望的,消極等待注定是沒有出路的。全體百聯人一定要崇尚并躬行“遇強更強、誠信致遠”的企業精神,不忘初心、不辱使命、自強不息、砥礪前行、久久為功,“無限風光在險峰”。
百聯需要打鐵還需自身硬的底氣和實力
當下,宏觀形勢發展基本面總體向好,但經濟新常態已成為主基調;國家力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加突出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商貿零售行業趨勢總體穩定;競爭態勢分化加劇,跨界競爭、渠道融合、業態創新仍是重要主題;市場局勢機遇與挑戰并存,希望和困難同在。曾幾何時,我們引以為傲的規模大、業態全、網點多、分布廣,今天看來從某種意義上說,成了轉型提升的藩籬和積弊。冷靜思忖,留給百聯的時間和機遇“多乎哉不多也”,要實現“經濟運行有增長、創新轉型有產出、脫胎換骨有行動”的總體目標,必須痛下殺手“積極舉措、確保增長、聚力變革、創新突破”,實現戰略戰術的全面突圍;必須戮力補上全渠道電子商務等戰略新興產業的短板,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必須聚力拉長奧特萊斯等具有一定優勢業態的長板,釋放優勢業態的市場張力;必須從體制機制變革、制度創新、業務重組、流程再造、競爭姿態等領域實施全方位地大手術,消除“病灶”;必須打造出像中國女排朱婷一樣的“主攻手”——具有市場引導力、社會影響力、行業話語權、獨樹一幟的領袖企業;必須培養一批機制靈活、快速多變的“副攻手”、“接應二傳”和“自由人”——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人特我轉、行業領先的明星企業,增強百聯的控制力、影響力和綜合實力。“擦網球”和“滾網球”只能是偶然的幸運,最終的必然還是靠底氣和實力說話。
百聯需要精誠團結和衷共濟的團隊文化
記得有位先哲曾說,在一個團結的團隊里沒有失敗者,在一個不團結的團隊中沒有成功者。女排的奪冠一個極其重要的元素是場上隊員的協同和默契,打出好球大家擊掌相互鼓勵,偶有失誤大家拍拍肩膀施以安撫。百聯到了改革發展的關鍵期,轉型創新的決擇期,需要集團系統全體共產黨員、各級干部、廣大員工同心同德、同欲同力,話往一處說、勁往一處使、事往一處干,營造越干心越齊、越干氣越順、越干勁越足、越干越想干的企業生態文明;需要各級領導班子成員之間坦誠相見、榮辱與共,時刻在位不虛位、到位不越位、補位不亂位,保持一把手、一班人、一個團隊的基本“隊形”,把握各種變化“節奏”,形成最大化的協同優勢。
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的干部人才隊伍建設至關重要,通過市場化職業經理人選聘,實現“能進能出”;通過績效、文化和領導力為導向的干部選聘,實現“能上能下”;通過探索市場化選聘與集團內職業經理人的身份互換,實現“能轉能變”。搭建集團各領域的人才梯隊,提升專業能力和領導力,全力打造一直忠誠百聯、愛崗敬業、勤于學習、敢于當擔、勇于創新的干部和人才隊伍。積極提倡“相互學習、彼此尊重、不斷融合、求同存異”的包容文化,為集團“脫胎換骨”的轉型升級創造文化條件。
對百聯而言,還是那句話:最難的不是事兒,而是人!人對了,百聯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