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店蓄勢待發 標超轉型新坐標
川沙聯華生活館是聯華標超上海營運中心轉型創新的重點項目。生活館打破以往條框,配合購物中心的整體設計理念,在整體布局中強調空間規劃的合理性,并將生鮮商品、常溫商品和各類互動區域有機結合在一起,以實現整個空間靈動活潑的效果。新增的嬰童天地豐富了年輕消費者這一主力消費群體的實質需求,有效地增加消費者的購物黏性。而作為此次重點升級的非食區域,創立居家和洗化品類體驗中心,擴大進口商品,提升超市品質和顧客體驗。生鮮經營則著力引進大洋生活、滋生活、得力斯3家聯銷公司,積極探索生鮮加工品類、提升生鮮經營標準化流程,將“餐廳”概念引入超市賣場,利用現有商品資源和新引進供應商資源在超市入口集中外擺生鮮加工商品的“現制現售”,探索生鮮商品從生到熟的轉變,探索從田頭到餐桌的一站式服務,形成生鮮加工、餐飲堂食的集市效益。
上下合力開業奮戰 年輕力量責任擔當
在此次開業攻堅戰中,黨員干部以“三攻三創”為抓手,為川沙聯華生活館順利開業作貢獻。為了更好地助力門店,標超營運中心部室、部分區域黨團員、干部和員工自4月24日起連續3天主動到門店進行義務勞動,幫助門店順利完成最后的沖刺工作,以實際行動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上海營運中心標超銷售管理部、生鮮推進部部分黨員、干部在黨員經理曹輝、成峰的帶領下,連續多天趕到川沙店擔任義務理貨員,為門店補貨,整理貨架;營運三區黨支部根據支部書記徐維鈞的要求,組成了一支由黨員店長、業務骨干組成的“突擊隊”,利用休息天和下班后趕到川沙店,按各自的特長或整理牌面、或搭建堆樁、一直忙到深夜十點多鐘。第二天,又有一批“突擊隊員”奔赴門店……
同時,本部的青年黨、團員也紛紛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年輕人的責任和擔當。標超團委副書記、預備黨員張敏是開店部的業務骨干。川沙店從設計定稿到裝修布局都傾注了張敏的汗水與心血,臨近開業的幾天,張敏更是坐不住了,每天下班后都會前往門店,一方面幫助門店協調一些具體事務、一方面也利用自己的業務知識為門店排憂解難。同時,還在本部青年員工中發出倡議,要求團員青年為川沙店的開業盡自己的一份力。
25天的沖刺 為聯華人開店速度點贊
在倒計時的沖刺過程中,聯華本部各部室的員工也在為川沙聯華生活館的順利開業默默地奉獻力量。公司招商管理部承擔著川沙聯華生活館所有商鋪的出租工作,為了契合其精品超市的新定位,招商部從上至下進行了一番頭腦風暴,拋棄了原有招商的一些舊模式、舊思路。部長陸永紅提出了“通過川沙店招租項目,打造聯華新精神”的奮斗目標。從確定設計圖紙到門店正式開業只有短短25天的時間,而一般招商戶從引進到開業需要50天左右的時間。為了配合川沙店開業的整體進度,招商部全體動員,部長助理周榮弟、副經理金其偉不停地跑市場、找客戶,即使是雙休日也開著自己的私家車去和商家談判。臨近開業的幾天,負責項目的招商部高級主管余路更是帶著兩箱方便面直接進駐施工現場,與周榮弟、金其偉等一起分三班,確保招商部始終有人在現場,方便協調、處理具體事務。所有人的努力和拼搏創造了一個招商行業的奇跡:25天的時間,所有招商戶全部到位。
公司資產部高級經理王家音為了確保陳列道具的準時到達和門店滿意度,事前比對、校樣的圖紙一稿又一稿,足足有十多公分厚。她在采購中細致地考慮到門店的采光、人流走向及商品飽滿度等因素,以保證道具最大限度滿足門店的需求。同時,為了確保道具的準時到達,王家音親自蹲點門店進行協調并嚴格按照時間節點操作,道具不送到,她就不離開門店。由于川沙店在地下一層,商場內沒有信號,為了督促供應商送貨,她必須走到一樓才能打電話。一天幾十次的來回,對于一名即將退休的老同志來說,考驗無疑是巨大的。
公司常溫采購部食品二部經理金蘭盡心盡力,全力以赴堅持現場指揮協調,盡可能使各類商品一步到位;信息部王波、章劍峰兩位同志連續奮戰30多小時未休息為門店調試信息系統。
標超黨委將這次開店作為“黨支部帶項目、黨員帶任務”的“雙帶”項目交給了直營黨總支。聯華股份副總經理、標超黨委副書記常于冰身先士卒,在時間緊、任務重、強度大的情況下,帶領直營黨總支的黨員干部徐勇、張于江等對開業最后的細節工作進行分解,將最艱苦的任務交給黨員干部,并協調各部門的工作,發揮集體力量,讓參與人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夜以繼日連續作戰。正是有了這支“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隊伍,使這次開業工作完成得格外出色。這點點滴滴,展示了聯華人的協同力和戰斗力,也充分展現了聯華黨員、干部、員工無私奉獻的精神,散發出凝心聚力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