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這一擲地有聲的口號是去年11月底,葉永明董事長在集團創新大會上提出的,目的是在改革轉型的關鍵時期,讓全體百聯人懂得創新轉型的至關重要性。面對創新轉型的各種挑戰,如何發揮好勞模先進的示范引領作用,與身邊同事一起轉變思維,調整心態、積極適應新的變化,這是我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時間需要不斷思索和努力的方向。
學會思考、接受變化。2012年5月,隨著經營的調整,我從事了近20年的孕嬰童大類退出了東方經營格局。那時,我思考得更多的是自己該何去何從。我鼓勵自己要接受變化,以一切歸零的態度來面對新挑戰。于是,我主動請纓,投入到小家電銷售全新的崗位上。轉崗后的我很快發現,百貨零售店的小家電銷售面臨著電子商務、專業賣場的雙重擠壓。經過深思熟慮,我決定將自身的服務優勢與顧客的深層需求相結合,把提供與眾不同的購物體驗作為自己的努力方向。我提出了“品質生活”這一理念,力求通過自己對小家電產品的演示示范,讓來到東方的顧客能全面、切身地體會到小家電產品如何改變生活,如何讓生活更便捷、更健康、更有品質。作為勞模工作室的帶頭人,我經常和同事們一起探討怎樣讓顧客在每次購物體驗中獲得最大滿意?我不斷引導大家通過提高服務質量來維系好老顧客。大家嘗試通過“米技爐友會”這一沙龍平臺來聚集人氣、研究新產品、創作新菜譜,舉辦“周末廚房”活動,就這樣老顧客帶新顧客,像滾雪球般地增長使該品牌的銷售節節攀升。思考讓人明方向。我經常提醒自己,只要不忘初心,就能激發從零起步的勇氣和動力,在變化中做最好的自己。
培養興趣、發揮所長。改變往往是一個新機遇的開始。當時,為了與小顧客交朋友,我揣摩兒童心理學,并在40歲時獲得了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證書,運用共情、同理心,學會傾聽小朋友的心聲。后來,在小家電銷售實踐中,我發現消費者越來越關注健康養生。有次,在和勞模工作室的伙伴們商議探討健康食譜時,我無意間突發靈感,聯想到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二十四節氣。于是,又萌發了我提筆創作的念頭,將二十四節氣養生、健康食譜與經營巧妙結合起來,形成了一種全新的服務特色。勞模工作室成立至今的六年里,在勞模工作室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服務舉措,融匯了團隊的智慧,表達了顧客至上的服務追求。
身體力行,責任擔當。若有人問我:面對舉步維艱的傳統百貨業,作為勞模,還能做些什么?我一定會這樣回答:人不能改變已經變化了的世界,但能改變自己。勞模是服務時代的楷模,就必須體現勞模價值、展現勞模擔當。我是百貨零售業的“老兵”,時刻以商業勞模馬桂寧和陶依嘉等前輩的勞模精神勉勵自己,以積極的心態擁抱互聯網所帶來的一切變化,立足本職、加強學習、無私奉獻,努力成為與新零售相匹配的復合型商業職工。2016年,我迎來職業生涯中又一個新挑戰。作為“馡”團隊籌備組成員,我有幸全程參與了東方的創新轉型,親眼目睹了“馡”咖啡館、“馡”花店,從無到有、從有到精的全過程。同時,我也跨界學習了咖啡制作和插花藝術,在不同領域里學習新技術、新技能。做最好的自己,做好本職的信念就更堅定了!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勞模,面對的是創新之路,也是探索之路。我將以心無旁騖、志如磐石、鍥而不舍的精神追求,以敢于創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業篤行,改變經營理念,尋求更好突破,勇做百聯轉型發展的弄潮兒,引領大家融入到創新實踐的大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