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以后,他們的時間給了誰?
某個周五的晚上,退休部徐老師接到了來電,獲悉集團系統的一名退休職工剛剛病故,他連忙向該公司人事部了解詳情,與此同時,退休部的其他人也快速行動起來了:周六,小米調取了該職工的檔案、小楊趕到公司撰寫悼詞;周日,小周出席了追悼會并給家屬帶去了公司的慰問……。“時刻查看信息、隨時準備投入工作”,這是退休部所有員工下班后、周末時的常態,幾乎沒有人沒加班過,但大家并不抱怨,這也是退休部員工最基本的工作態度。
1:2800,這是退休部現有在崗員工與服務對象的比例,僅有的15名員工,面對的卻是集團41286名退休職工,相當于每名員工的服務對象接近2800人,而這4萬多名退休職工中,有相當一部分是70歲以上的老年人,且空巢老人、獨居老人眾多,患重病、大病的也有相當比例,對他們的關愛就更要事無巨細、時刻到位,噓寒問暖、排憂解難不分時段。
數據后面,是一顆顆真誠的心
人力中心退休部的日常工作量究竟有多大?用數據來說話:2018年,幫困補助4623人次;上門家訪1070人次,相當于每天要走訪三家;為70歲以上的退休職工發放高齡祝壽賀卡3554張;敬老節期間對70周歲以上、及70周歲以下大病重病人員發放慰問金;派員參加已故退休職工追悼會807場……,而這些數字的背后,體現的是退休部員工真誠關愛退休職工的心。
退休沒幾年的王師傅被查出結腸癌,他不愿給老單位添麻煩,就沒有向集團退管會報告,沒想到,8個月的化療后他又相繼患上了腸梗阻、十二指腸腺癌,被切除了2/3的胃和1/2的胰腺,短短半年時間前后四次住院,經歷了兩次大手術,不僅身體極度虛弱,家庭經濟也有些捉襟見肘了。百般無奈的王師傅提筆寫了求助信,退休部上下高度重視,第一時間登門慰問,并向他介紹了單位為每名退休職工都購買的總工會互助住院保險,詳細告知了理賠方法,鼓勵他堅強面對生活,百聯永遠都會是他最堅強的后盾。后來,退休部又為王師傅申請了補助金,時常關心他的思想和身體狀況。不久后,王師傅的老伴寫來了熱情洋溢的表揚信,感謝退休部雪中送炭,給予退休職工無微不至的關愛。
創新推出退休部帶教工作制
退休部的工作,歷來是“在服務中談管理”,然而,退休職工的需求在變化,上級部門對退管工作的要求也在與時俱進,因此,新形勢下的退管工作要向“在管理中談服務”轉變。“服務退休職工當然是退休部最重要的職能,管理退休職工仍然是退休部最基礎的工作。只有在管理下功夫、有深度、更細化,才能更好地做好服務。”
從2014年至2015年,百聯人力中心退休部對所有退休職工的檔案進行了整理、歸納和更新,并全部錄入電腦,建立起了集團退休職工接收制度。2016年,建立起書面臺賬制度,每位員工利用“一總十分表”,對具體服務內容進行量化。
自2017年起,退休部主動推出了部門帶教工作實施方案,自行起草有關帶教協議文本,并推出了“如何做好新春慰問工作”、“如何做好退休人員思想穩定工作”等五大實務模塊,以老帶新,幫助退休部新進員工盡快熟悉相關政策和工作,提升他們的實務操作能力和服務管理意識,新老員工對此都紛紛叫好。
和國資委下屬其他很多大集團、大企業退管會分層、分塊管理模式不同,百聯人力中心退休部實施的是垂直扁平型的管理模式,15名員工直接面對數量龐大的退休職工,如何保證工作在高速緊張運轉的同時不出紕漏,靠的就是要把管理做深、做細、做扎實!
(供稿:仁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