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路609:未雨綢繆 防患未然
防汛防臺作為一項常態化的工作扎扎實實地嵌入到隆昌路609園區物業服務的點點滴滴中。早在今年臺風季來臨之前,物業服務中心的工程人員就在項目經理康嘯月的帶領下,排摸園區內的每幢樓、每個下水口、每個低洼地區。“防汛防臺工作一定要抓得早才能抓得好。”康嘯月一再叮嚀著工程人員務必緊盯防汛防臺工作的每個薄弱點。在排查的過程中,工程人員發現園區內一幢六層辦公樓屋頂有隱隱水漬。修!立即修!絕不能讓業主們在漏水的大樓里辦公。修繕工作緊鑼密鼓地展開了,物業服務中心的工程人員們仔仔細細地對該樓的屋檐接縫處、排氣口、通風管道等容易滲水的地方進行了有針對性地檢查、修復,并對整個屋頂的防水層進行重塑加固。屋頂雖已煥然一新,但大家依舊忐忑“暴風雨來臨時,這個屋頂能扛住嗎?”針對屋頂的漏水檢驗工作勢在必行。工程人員打開水閘,將水引入屋頂,頃刻間屋頂變成了一片“汪洋”,經過觀察,新作的防水層在如此大容量的積水下也未發生滲水情況,屋頂防水層修繕工作圓滿成功,大家懸著的那顆心也終于放下了:“這下,暴風雨來臨之時,業主們能安心辦公了。”
集團大廈:協同配合 嚴陣以待
自8月4日,上海氣象局發出“黑格比”臺風預警后,集團大廈物業服務中心在第一時間便啟動了防汛防臺應急預案,客服、保潔、保安、工程等各部門全員聯動,在項目經理來慶霞的帶領下,對整幢大廈開啟了地毯式地檢查工作。8月4日上午8時,集團大廈物業服務中心的員工們提早到崗,迅速投入到了防汛防臺的工作中。大廈B1、B2停車場是否會積水,所有地面下水口是否清理疏通,防汛防臺物資儲備是否完善,應急所需的抽水泵是否運作正常……每個細節都在大家的協同配合下,被一一核實完善。下午4時,項目經理來慶霞又再次帶領各部門負責人對大廈的每層樓面、每個角落進行徹頭徹尾的檢查。“高空物品一定要注意,屋頂漏水隱患也要時刻關注。”來慶霞細心地囑咐著大家務必注重細節,物業服務只有細了再細,才能把安全真真切切地落到位。晚上6時,狂風暴雨撲面而來,為防止因雨量劇增而可能導致的車庫雨水倒灌現象,安保隊員們連夜趕赴車庫駐點值守,時刻關注車庫各下水口的排水情況,并不停使用火鉗疏通下水口,避免車庫出現積水情形。就這樣,大家徹夜未眠地堅守在防汛防臺的一線,與“黑格比”臺風一起鏖戰到天亮。
中科院:防御升級 不容有失
臨海的地理位置、寬廣的園區面積、在建的大科學裝置工程給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的防臺防汛工作帶來了更高的難度,也提出了更嚴的要求。鑒于中科院的科研重要性與特殊性,物業服務中心經理丁毅宏一再強調:“科研不容有失,我們提供的物業保障服務更不容有失,做好風雨天氣的防御工作更不容有失。”8月4日一早,丁毅宏便帶領物業員工們巡查科研院的各個園區,排除辦公樓屋頂漏水、門窗破裂、盆栽墜落等安全隱患,同時,他組織大家完成辦公室外圍的清理轉移工作,園區門口防疫測溫棚被臨時拆除、園區排水管道被清淤暢通、園區內的植物盆栽被安全轉移。由于園區內有在建的大科學裝置工程,為配合院方在保證工程進度的同時做好防汛防臺工作,物業工程人員協助對工程腳手架進行了加固。8月4日深夜,忙碌了一天的丁毅宏換下工作衣,穿上雨鞋短褲,又與物業員工并肩堅守在一線值守的崗位上,中科院園區歷經狂風暴雨,在物業員工的悉心“加持”下安然無恙。
置業大廈:點滴關懷 悉心呵護
七月梅雨季節的暴雨使得置業大廈處馬廠路、東大名路兩個入口的積水一度達到過膝的位置,大廈附近公共基礎建設的薄弱點讓大家為即將來襲的“黑格比”臺風捏了把汗:“積水深了可怎么上班呀?”。接到臺風預警后,置業大廈物業服務中心連夜制定了應急預案,想盡一切辦法確保大家安全暢通地抵達辦公室。8月5日清晨的一場狂風暴雨為置業大廈物業服務中心的員工們吹響了戰斗的號角,硬設施的完善還需加以時日,但服務的到位刻不容緩。項目經理陸劍瑛一早便頂風冒雨地值守在置業大廈馬廠路的大門口,帶領物業員工們隨時關注各個進出口的積水排水情況。東大名路裙樓的入口處,保潔阿姨們搬來一袋袋的沙袋堆放在門口,防止大堂出現“水漫金山”的情況;馬廠路的入口處,保安小哥們打起一把把的大傘護送著每位員工進入辦公樓,溫暖大家被暴雨淋濕的心情;B1停車場內,工程人員拿起一個個的疏通工具清理著每個下水口,避免雨水倒灌而無法停車的情況發生。暴風雨之下,置業大廈物業服務中心的每位員工都在以最溫心、最細心、最耐心的服務用心呵護著大廈內的每位業主。
百聯物業工作人員以高度的責任感、強烈的使命感堅守一線,打好了這場防汛防臺攻堅戰。在這個臺風多發的季節里,百聯物業人將繼續與臺風“賽跑”逆行而上,與險情“搏斗”乘風破浪,用心守護每個園區、每幢大樓、每位業主的安全,為保障項目的平穩運營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防風堤與防汛墻。
(供稿:施萬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