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的一個普通的工作日下午,這個原本是傳統商業體處于淡季的時候,記者在百聯曲陽購物中心看到,這個社區型的商場內,有悠閑自在娛樂的,有趕著送外賣的,有帶著孩子消暑游玩的……熙熙攘攘的顧客,伴隨著商場里飄蕩的音樂聲,讓人不禁慢下節奏,享受這一片煙火氣。
《上海全面推進“15分鐘社區生活圈”十項行動》提出,上海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宜學、宜養的社區生活圈。全市共享、共商、共創、共謀、共建、共評,推進15分鐘社區生活圈建設,增進人民群眾獲得感。《上海市推動生活性服務業補短板上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品質行動方案》提出,推動生活性服務業補短板、增供給、提效能、上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作為商場的經營者,您理想中的百聯曲陽購物中心是什么樣的?”“商場多元業態融合,生活社交屬性突出,形成‘鄰距離’的消費體驗,沉淀獨特‘鄰文化’內涵,滿足消費者生活需求、心理需求、精神需求,用多個主題‘子空間’以及各類消費業態,集合成為一個包羅全生活體驗的‘鄰空間’,是消費者家門口的好去處。”百聯曲陽購物中心黨支部書記、總經理江申向記者闡釋了她期望。
如何把“規劃圖”細化為“施工圖”,把“施工圖”轉化為“實景圖”?
為造好這個“圈”
“施工”美食、親子、健康、服務四個空間


在上海市政府的政策指引下,圍繞“讓消費者更喜愛我們”的百聯集團愿景和百聯股份戰略規劃,百聯曲陽著手落地“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打造“家門口的好去處”。
百聯曲陽理解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就是以百聯曲陽購物中心為圓點,向外輻射,步行、騎行、開車15分鐘左右范圍內,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等為目標,以多業態集聚形成的社區商圈。
為造好這個“圈”,百聯曲陽通過實時實地實走,結合周邊競爭態勢,以一刻鐘現實中可通達的距離,對百聯曲陽周邊區域進行重新考察,大致劃定在步行、騎行和車行條件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可以有效影響的范圍,這是一個不規則的偏向長方形的“圈”。
為造好這個“圈”,百聯曲陽調研分析,對應C端需求,融匯B端與G端資源,搭建OMO生態的構建模型,以數智化滿足十五分鐘生活圈內消費者美好生活需求。
為造好這個“圈”,百聯曲陽總結消費者屬性特征,匹配生活圈社群標簽,“既然是生活圈,那么生活圈里每一個消費者都是我的客人,我的目標群體就是全客群。”江申說道。因此,百聯曲陽深耕社區把握需求,圍繞“鄰空間”打造了“美食營地”“家庭親子”“健康提案”“溫情服務”為主題的空間。
民以食為天,人氣品牌“老頭兒油爆蝦”“蘇小柳點心”“左庭右院”等,“星巴克”“七分甜”“檸檬向右”等咖啡茶飲也有多種選擇,滿足消費者不同味蕾的需求。
“家庭親子”空間是百聯曲陽重點關注和優先升級的版塊,百聯曲陽研究出了一套“外公外婆經濟學”。百聯曲陽發現,“十五分鐘生活圈”內,小家庭主要來店時段集中在節假日,而家庭型消費群體的重要分支——家里老人的主要來店時間集中在工作日,挖掘他們的需求,留住“外公外婆”,加之作為友好型兒童商場,百聯曲陽布局集沉浸式娛樂、素質教育、體能提升、親子購物為一體,成為家庭親子生活成長的營地。據了解,致力于公益服務的“寶寶屋”即將作為虹口區首個商圈幼托點落地曲陽,這將極大地“解放”父母帶娃壓力。


近年來,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健康管理,“健康提案”空間必不可少,其主要集中在商場6樓的陽光運動場,這里是個共享空間,寬闊的場地可經常開展籃球、羽毛球、乒乓、壁球、街舞、瑜伽等各種活動,社區居民的運動生活得到豐富外,這里還是百聯曲陽與交通頻率1818交友活動合作相親角,成為年輕人結識朋友的社交空間。
更值得一提的是,百聯曲陽還關注到了家庭的另一重要成員的需求:在商場廣場,百聯曲陽打造了“寵物樂園”,供貓貓狗狗等寵物們交友玩樂。
在百聯曲陽里兜兜逛逛,記者常常被一些出圈的“小心機”吸引了,例如于3月份亮相的典雅的“鄰·感Feeling”鋼琴舞臺,以社區兒童周周演、專業欣賞月月演的形式縮短藝術與公眾生活的距離,使藝術日常化,成為社區中小學生社會實踐項目。4月初“鄰家小舞臺”的傳統曲藝首秀立刻引來一波關注,“鄰家小舞臺”通過24節氣系列戲曲演出,發揚中華傳統藝術文化,令人收獲舒適愜意的親切感和歸屬感的同時,凝聚社區居民與社區力量,融合社區文化。4月底亮相的老上海風情的“鄰里”懷舊角落,引進縫紉鋪子等社區服務,讓縫紉改衣等百姓身邊“小事情”融入鄰家“大商圈”。6樓“鄰劇場”作為虹口區最早建設和投入使用的小劇場,成為百聯曲陽的全新標簽。“鄰劇場”具有“小而多變”的特點,不僅能滿足中小型戲劇、脫口秀、兒童劇、音樂會、舞蹈的表演,同時兼具當下流行的前衛表演藝術形式,如T臺式舞臺,“LIVE HOUSE”或者開放式舞臺,在整個虹口區演藝圈內具有領先性。“鄰空間”還有很多“溫情服務”空間,例如圖書漂流角、溫水供給站、盥洗室每周一花、香蕉型的提示牌、“小熊洗澡”防滑提示等等。
為造好這個“圈”
“施工”云端、黨建、人才、民意四個方面


為造好這個“圈”,借助i百聯和OK支付的力量,百聯曲陽云端的“鄰空間”與線下端是同步進行,在線提供更加懂生活、更加貼心的內容,向社區生活平臺轉型,通過數智化線上服務,立足購物中心門店推動線下向線上導流。百聯曲陽的云端工程,從2021年8月起,經歷一期業務初嘗期、二期優化提升到現在的三期拓展深化期。今年,百聯曲陽與i百聯深度融合創新,與曲陽路街道合作的項目即將上線,首創的“時間銀行”也即將誕生。
為造好這個“圈”,進一步鞏固和推進黨建品牌“鄰聚里”的建設,百聯曲陽于2020年9月在商場內設立了“曲陽·鄰聚里”黨群共享空間。百聯曲陽創立的“一支黨員志愿者隊伍、一個黨群服務活動基地、一個主題黨日活動平臺”的“1+1+1”黨建模式,實現了“資源共享、協調聯動、融合共贏”,促進百聯曲陽區域化黨建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近年,在“曲陽·鄰聚里”,開展了“學雷鋒”、“由‘鄰’出發 溫暖直達”等志愿服務,“穿越孤獨 與愛相擁”世界孤獨癥日公益倡導活動、紅色手作系類活動(紅軍八音盒制作、五角星黨徽衍紙手工、飛躍手繪等)、勞模創新工坊開展心肺復蘇等急救培訓等,“曲陽·鄰聚里”不但提供基礎社區生活服務需求,還滿足社區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心理向往,助力建設和諧社會。
為造好這個“圈”,人才是第一生產力,百聯曲陽提供“開眼界修內功”的培訓,修內功方面,各崗位針對性地開展技能培訓,提升工作技能,除了常規的培訓外,百聯曲陽今年到成都、深圳等地,博采眾家之長,并學以致用。“沒想到,我作為普通的一名現場基層管理人員也有外出學習機會。”年輕的小顧對記者說。
與政府、與合作伙伴、與消費者、與團隊同頻共振,那樣才能扇動蝴蝶的翅膀,那么如何才能知道多方的所思所想所需?江申提到,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注重從人民群眾的創造中汲取理論創新智慧”。因而,江申利用黨建聯建機會與街道、居委面對面,通過集體座談、個別談話、走訪調研、“潛伏”社群等各種方式傾聽“民意”。
記者在服務臺留意到這么一本“鄰家記事本”,上面是消費者寫下的一點一滴,有表揚有建議,有文字有繪畫,更是留下了真實聯系電話,一筆一劃情真意切,可見,消費者對百聯曲陽是“真愛”,也正說明百聯曲陽打造的這個“圈”,可圈可點。
(文:陳勵耘 編輯:費凡 審核:黃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