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橫跨八個多月的“百聯小紅車公益之漂流圖書館項目”日前抵達了終點。
社區是它的一個終點——在南京東路街道的小花園社區,原本一處閑置的空間如今變成了“漂流圖書館”,120本經過清洗消毒的圖書整齊擺上書架,社區居民可隨時借閱,豐富精神生活。
學校是它的另一個終點——在上海青聰泉兒童智能訓練中心,450本適合青少年、兒童閱讀的圖書,被捐贈給“星星的孩子”,以書為媒,幫助他們與世界產生更多的“共鳴”。
在今年第28個世界讀書日,百聯股份發起了小紅車公益“漂流圖書館”可持續閱讀活動,首次嘗試以商場為場域,鏈接到達商場的人和他們手中的書,經過17個站點的“漂流接力”,可持續閱讀讓好書流動起來,延伸文明實踐的“觸角”。


從始至終
讓書籍與愛到達被需要的地方
雙流路28號,這是上海青聰泉兒童智能訓練中心的“新家”,在此處上學的都是自閉癥兒童。12月19日,一輛面包車停在校門口,來自百聯股份的志愿者們將已經整理好的一箱箱書籍搬運下來。
《科學那些事兒》《動物那些事兒》……收到新書,青聰泉的孩子們非常開心,有些孩子已經迫不及待地翻看起來。“這些書籍,我們將會放置在學校的閱覽室、教室、家長閱讀區。”學校夏老師表示,隨著這批450本圖書的到來,可大大豐富孩子們的精神世界。
小紅車公益與青聰泉的對接也是一次緣分使然。今年6月,一位員工在做志愿者服務的時候,恰好來到青聰泉整理圖書館里的書籍,發現不少書已經被孩子們翻破了,回去后促成了此次的對接,“針對孩子們的需求,我們還特地挑選了繪本、文學名著等‘漂流’書籍,以匹配孩子們的興趣。”
環環相扣
商場聯動接力,愛心圖書“滾雪球”
這是一場可持續的公益嘗試。項目負責人在調研中發現,青少年讀物存在著閱讀周期,隨著孩子的成長,一本讀物往往容易成為閑置品,擠占家庭空間,形成了浪費。“書籍不同于其他舊物,其中的智慧與思想能不斷漂流,在不同的人手中誕生不同的思考。”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也是“漂流圖書館”誕生的初衷——讓閑置書籍發揮它的每一處價值。
這是一個越滾越大的“愛心雪球”。漂流項目啟動后,百聯股份旗下各個商業中心紛紛把最好的位置讓給“漂流圖書館”。每一個漂流站的起點,都帶著上一站的書籍而來,在8個月內,近5萬市民參與,圖書館里的書流動起來,也逐漸充盈起來。工作人員說,在第一站淮海755,募捐的書籍裝了幾個大塑料袋,而到了最后一站浦東川沙,已經需要一輛面包車來裝書了。以“書”為紐帶,可持續閱讀的循環觀念如種子一般深入參與者的心中,也如種子一般,把愛與書籍播撒到被需要的地方。
以終為始
在流淌中凝聚商業的具象善意
擁有多元優質商業資源的百聯股份,長期以來一直積極推動公益事業發展。去年7月,百聯股份“小紅車公益計劃”啟動,大膽探尋以商業空間作為連接消費者、公益機構等多方公益力量的平臺載體,打造沉浸式的公益場景,讓公益變得“零距離”“可交互”“有趣味”,讓公益觸手可及。
最先起步的“紅色小屋”項目,與公益基金會聯手合作,協助14-28歲熱愛繪畫的殘障青年們,幫助他們托舉對未來的希望和夢想。
今年開展的“微游學”更關注青少年紅色精神。百聯股份將旗下商業資源中的紅色地標串珠成鏈,帶領青少年在南京路步行街上“微游學”,播撒信仰火種。
“漂流圖書館”則著力于可持續發展與青少年文化素養提升,讓公益在流淌中形成多觸點聯動的良性循環,促進資源利用、生態循環和公益形態的升級。


以愛心釋放公益力量,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方能彰顯國企的社會責任擔當。過去一年多來,百聯股份立足商業場景創新公益模式,以唾手可得的公益新模式傳遞城市的愛與溫暖,正如其“持續創造你身邊的美好生活”的企業使命一般。
(供稿:百聯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