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披荊斬棘中走出一條康莊大道?2019年,一聲春雷在聯華標超門店乍響,激活了一池春水,喚醒了一些擁抱改革擁抱轉型的聯華人。
中國農村改革有“鳳陽縣”
聯華改革轉型有“平陽店”
1978年的一個冬夜,為了吃飽飯活下去,鳳陽縣小崗村18位農民在破舊的茅草屋內,按下了“大包干”的紅手印。
隨著社會快速發展,“激情不足、活力不足、機制老化、激勵不強、針對性不強”等痛點問題制約著聯華發展,激發潛力、激活組織,聯華亟需改革,深化國企改革,急需機制創新。
聯華股份總經理種曉兵對記者說:“2019年,國資委關于印發《中央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2020年,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啟幕。2021年1月19日,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雙百企業”和“科改示范企業”超額利潤分享機制操作指引》——鼓勵商業一類國有企業以價值創造為導向,聚焦關鍵崗位及核心人才,建立超額利潤分享機制。在國家一系列的政策引導下,在百聯集團黨政班子支持下,2019年,聯華正式上馬‘一把手’工程。”
種曉兵所謂的這個“一把手”工程,簡而言之就是聯華門店合伙人項目。合伙人制度包含:超額利潤分享(利潤超過同期提獎),人效獎勵(人效越高獎勵越多),除年終獎之外合伙人門店不再享受公司行政條線其余激勵方案,授予相關人事權限(編制、獎金分配等)。
在零售業,有68%企業實行了門店/單元合伙人制,這是大的趨勢。要快,要大踏步趕上時代的步伐;要變,要尋找到適合發展的道路。
窮思變,變則通,這是改革蘊藏的既深奧又簡單的道理。


2019年9月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葉永明視察合伙門店平陽店
2019年,聯華超市開啟試水門店合伙人模式。
“聯華不會讓我吃虧的,公司讓我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我還是黨員,那我去做就是了!”上海聯華平陽店店長陳嵐回憶當時聯華領導找到她談改革時的反應,斬釘截鐵地說。
立下軍令狀,自己當“老板”,成為聯華的合伙人,釋放出聯華“改革轉型”的初始動力。
2019年的一個春日,為了用心過好生活,聯華平陽店的陳嵐、滄源店的梁霆、景谷店的李文斌、航北店的黃永煒4個店長作為首批合伙人在聯華總部會議室,緊張又激動地一一簽下了“合伙”契約。
改革需循序漸進
星星之火可燎原
當年,鳳陽縣小崗村燃起了“大包干”,如今,以聯華的平陽店為起點的“合伙人”機制的火種如何存活?
改革的道路并非坦途,常常布滿荊棘。陳嵐回憶說,“剛開始合伙的時候,真是干起活來不吃飯不睡覺”。從包裝陳列、銷售技巧、線上運營、流程優化、費用管控等等方面下手,漸漸嘗到了銷售明顯提升的甜頭。但不到半年,考驗來了。平陽店附近接二連三地出現了誼品生鮮、錢大媽、清美等競爭對手。陳嵐立即求助總部,聯華一把手多次帶隊到平陽店開現場會,復盤推演,摸索出了不做單品價格戰而做品類錯位競爭。這樣的拉鋸戰持續了4個月,2020年初,平陽店占據了優勢地位。“有公司做后盾,我們只管在‘戰場’上竭盡全力拼殺。”陳嵐如是說。
關鍵抉擇,往往隨著時間推移,其重大的意義愈發凸顯。
聯華首批“合伙人”當時不會意識到,他們的抉擇其實觸碰到一個重大而基本的問題——“自己當老板”調整了生產關系,改變了原有的分配方式,極大釋放了蘊藏在每個人身上的生產力。這些帶頭的店長、黨員只知道,組織需要我,需要我去闖去試去探索。
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樹葉,也沒有完全一樣的門店。為了讓每一家合伙門店成功,聯華開展了多樣式的培訓、傳幫帶、“手把手”輔導模式。例如萃取頭部門店經驗,引入外部講師傳授專業技能,打磨業績提升方法論,以此樹立榜樣門店。又如,總部推出主打周末爆品樣板推薦的“每周生意經”、樹立優秀店長經驗分享的“每月業績星”、主推四季大小區樣板店的“每季大比拼”等強基礎手段。并輔以快速的溝通反饋機制和不斷優化的考核體系,為每一家門店對癥下藥。
如同釋放了魔力,2019年年底,當年20家合伙人門店除稅銷售同比增長6.6%,毛利額同比增長8.1%,人效增長22.1%,這極大觸動了其余觀望的門店。
聯華標超丁香店店長徐杰文于2020年7月加入“合伙人”,已經是第6批簽約的合伙人。“同樣是從‘雞叫’做到‘鬼叫’,我看到一批批的門店因改革而活,因改革而興,眼見為實,我們相信這一機制,我們迫切要求加入改革的行列。”
始于平陽店的“合伙人”之火,迅速以燎原之勢燃遍聯華。
2020年,156家合伙人門店除稅銷售同比增長13.1%,毛利額同比增長16.9%,人效增長18.5%。
2021年,303家合伙人門店以81%的占比創造了85%的利潤。
2022年,上海聯華超市360家門店應“合伙”盡“合伙”。2022年店長月獎金人均增長1717元,企業年收入增加9234萬元,企業與合伙人員工收入同步增長,實現雙贏。
萌發于聯華的平陽店“合伙人”星星之火已燎原,從標超到大賣場,從上海聯華到浙江聯華,廣西聯華、安徽聯華、江蘇聯華,甚至蔓延到兄弟單位第一醫藥股份門店,堅冰融化,大地回春,聯華步入了改革轉型的新征程。
踐行集團高質量發展“施工圖”
聯華逐步實現從量變到質變
“鳳陽再不是舊模樣,致富的道路寬且長。”鳳陽的花鼓唱詞已改變,聯華的歌詞是啥樣?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歷史的走向,總是雋永深長。邊改革邊修正邊完善的聯華門店合伙人制蹚出了一條發展新路,帶來了一波改革紅利。


2022年10月集團黨委副書記、總裁濮韶華視察迭代合伙門店涼城店
4年的改革實踐,聯華門店合伙人項目經歷了推進初期的“簡單相信”而加入,推進中期的“看見相信”而加入、推進后期的“業績相信”而加入階段,現在進入迭代創新階段;建立了一個賦能、賦權、賦利的體系;建立了準入、退出、暫停機制,培訓機制,溝通反饋機制三大機制;實現了員工認同、“績效”文化、老板思維、轉型增效、人才發展、數字化管控等多項初步成果。
合伙人機制對于門店端而言,全員角色轉換,用老板思維,積極投入工作,聚焦經營業績;對于總部端而言,倒逼業務流程優化,強化服務門店意識。業績成長帶來收入增長,員工更積極主動地擁抱轉型,門店內外部環境和員工精神面貌都得到改善提振。
聯華面貌改變的背后,是擯除雜音,毫不動搖堅持改革轉型、與時代共進步的發展軌跡。
始終堅守改革初心,奮楫爭流,與時代同進步。這是聯華和員工的共同選擇。
人民是改革的實踐者和創造者,組織則是改革的主心骨和領路人。“始終同員工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做他們的港灣,做他們的堅強后盾,帶他們共同進步,員工得到了成長,企業得到了發展。”聯華股份黨委書記唐皓對記者說。現在已經提拔為田園小區區長陳嵐感慨萬千:“無論是現場會還是集體會議,來自集團黨委、聯華股份黨委的鼓勵和支持,給了我源源不斷的前進力量”。改革有了戰無不勝的力量,就能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惟其艱巨,所以偉大;惟其艱巨,所以榮光。時間坐標鐫刻奮斗足跡,夢想征程閃耀如磐初心。
門店合伙人制實施4年來,尚存痛點和瓶頸,未來“合伙人”聚焦提質增效方面,著手于生鮮品類裂變模式、“員工共享”模式、超級合伙人模式等等營運模式迭代。
改革不會一勞永逸。在起起伏伏中,聯華這些合伙人逐漸形成共識:“用開放的心態看問題、務實的角度去解決問題,社會不斷發展,聯華得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行吶。”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聯華“合伙人”是聯華改革的一個縮影,也是改革中的百聯的一個足跡。
聯華改革轉型之歌,百聯改革增長轉型發展之歌,等待你我共同譜寫唱響!
(供稿:陳勵耘 編輯:費凡 審核:黃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