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城市更新推促商業勃興的浪潮席卷而來,作為商業風向標之一的購物中心也在呼喚進化和迭代的新標桿涌現。
隨著“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重要性日趨顯著,如何以餐飲為錨點,構建起多元化業態聯動圖景,賦能社區生活,也成為擺在購物中心運營者面前的必答題之一。
近期,剛剛以一場煥新升級為自己完成18歲“成人禮”的百聯西郊購物中心(下稱“百聯西郊”)開始試營業。
這家坐擁百萬級社區客群流量的老牌購物中心,正在以“健康、活力、可持續”的創新理念,給我們提供關于購物中心餐飲布局“快與慢”的辯證視角,展現出百聯“超級社區能量場”的業態融合創新圖景。
在“快”與“慢”的均衡中滿足多元化需求
作為國內首家mall+street購物中心,百聯西郊在3公里范圍內輻射430多個居民區,過去18年來沉淀了100多萬會員用戶和逾5萬優質的門店社群用戶。
盡管過去三年受疫情影響線下消費受到一定沖擊,但百聯西郊通過持續地線上線下精細運營,其圍繞周邊社區的社群數量和質量卻逆勢擴充和提升,這些都為百聯西郊如今改造重啟后煥發新生機提供了穩固的“流量”基本盤。
當下,國內餐飲消費的趨勢從商品消費進化到“時間消費”,越來越多的購物中心紛紛引入涵蓋生活各個方面的多元化業態,以求盡可能長時間地留住顧客。
百聯西郊的運營者們也深諳此道,但對于“多元化”的理解并非只停留在“吃喝玩樂”一條龍的分段式,而是提煉出了關于購物中心餐飲布局滿足不同客群需求的“快與慢”巧思。
百聯西郊從滿足基礎需求和情感需求兩個層面出發,聚焦不同客群的差異化用餐訴求,分別從快速用餐、便捷生活場景和商務宴請、親朋聚會、約會等社交慢場景兩大維度進行規劃,形成了百聯西郊B2層快餐區和4層宴席區為主的“快”“慢”基礎布局。
而在各個層區的餐飲品牌入駐上,更凸顯了運營者們在“快”與“慢”布局上的用心。
B2層最引人注目的品牌之一便是RISO全食市集,它是百聯股份近年來打造的精品超市品牌,被賦予“新零售發現店”的標新定位。
盡管對于消費者來說,超市歷來是快速消費的典型場景之一,但對于商家來說,如果忽略了品質和體驗感,就會一步步淪為街邊小店。RISO取名于意大利語“大米”,其主打理念是營造“家”的放心和溫馨感,因此RISO嚴選貨品食材,并通過設置即食檔口,讓健康、新鮮和品質“看得清,更嘗得到”。
為滿足顧客的早餐需求,RISO早上八點半便開門營業,熱氣騰騰的白胖大包子、黑金燒賣、粥、三明治等餐點同時滿足中西胃。白斬雞、燒鵝、燒鴨、鹵味、沙拉、壽司、豬排飯、土豆餅、天婦羅……超百個單品,在快節奏的日常迅速填滿轆轆饑腸。把火腿、奶酪、牛排、紅酒抱回家,在微醺松弛的夜晚慢享生活的饋贈。
在RISO旁邊,還開了一家名為集吉WOO美食集市的全國首店,3700平米的海島村落風集市匯聚了二三十家來自全國各地的美食小吃,這顯然是追求“多快好省”消費群體的天堂。其左鄰右舍則有KFC、必勝客、巴黎貝甜,漢堡、雞翅、比薩、法式烘焙,帶來滿滿幸福感。
作為百聯西郊最具煙火氣的4層餐飲區,除了營造古色古香、靜謐愜意的“慢”餐環境之外,不少入駐的餐飲品牌本身就是中式品質餐飲的代表。例如云廬、九廚所代表的傳統中式家宴文化,漁哥湛江、家府潮汕菜所代表的新晉粵菜,杉姐火鍋、椒點所代表的川菜派系,yes啫啫、大洗桑拿魚、西塔老太太所代表的網紅創新餐廳等等,都在引領著中式慢餐飲文化的回歸,這也可看作是“文化自信”在餐飲領域的一種價值體現。
國潮風帶起的新中式餐飲在越來越多的年輕群體中不斷受追捧,百聯西郊此番也引入了如大神太神、神町、東門口、紅鯉魚、金匠壽司、愛在河內、大公雞小酒館等諸多風格的餐飲品牌,讓不同年齡段的客群各取所需,在“快”與“慢”的均衡中體現百聯西郊作為超級社區能量場的吸引力。
通過業態融合創新,餐飲店化身“生活能量補給站”
近年來,餐飲在購物中心業態中的占比不斷提升,占位好流量足的購物中心也越來越成為一眾餐飲品牌的必爭之地。
盡管如此,作為購物中心諸多業態中的一種,餐飲多年來似乎一直都是相對獨立的存在,缺乏與其他相關業態之間的融合聯動和相互賦能。這也成為眾多購物中心亟待解決的核心課題之一。
從此番煥新面世的百聯西郊身上,我們可以看到運營者們對此問題交出了的創新“答卷”。
根據最新的客群畫像顯示,百聯西郊65%的周邊客群處于25到45歲的年齡段,有孩家庭占總戶數40%以上。這意味著百聯西郊煥新后的業態布局中需要側重親子及年輕化消費的規劃布局。而在不斷打磨規劃設計圖的過程中,“餐飲+運動”“餐飲+親子”一步步躍然而起為閃閃亮點。
走在百聯西郊,你會發現除了4層和B2層作為餐飲聚集區之外,在其他各個樓層也圍繞相關業態布局了不少餐飲門店,打破了購物中心僅僅把餐飲商戶扎堆集合在頂樓或者B1的傳統模式。
在一層東里、西巷集結星巴克、M Stand、Peet’s三位“大咖”和裕蓮茶樓、奈雪的茶、ZAKU ZAKU等分布在零售品牌店周圍,或“快充”為下一站續航,或慢斟細品悠閑一刻。
而悅活東庭與煙火瀾岸則引入風情食肆、小酒館、live劇場等早C晚A的核心場景,以沉浸式體驗的形式,也為年輕客群提供一個互動參與、展現自我、動感活力的社交舞臺。
位于二層的蘇小柳、巡湘記、魚酷、牛New壽喜燒、神町、文通冰室、麥麥山云南菜等則是“快”與“慢”的變化與銜接。
而近來創下現象級銷售業績的意式餐飲品牌薩莉亞開在了三層MELAND親子游樂園旁邊。薩莉亞的成功緣由被解釋了很多,但其中似乎被淡化的一點是其選址策略上有意識地遠離同業態,而盡可能親近親子、娛樂這樣的跨業態場景。
顯然,薩莉亞的選址策略與百聯西郊的布局思路在一定程度上不謀而合,這背后都透著他們對于餐飲業創新趨勢的深刻洞悉。
除了在餐飲布局上大膽求新,推動業態之間相互融合聯動外,百聯西郊對入駐品牌的選擇也很側重品牌本身的“多元化”屬性。
隨著戶外經濟的不斷崛起,有一家騎行概念品牌——“RE而意”最近幾年成為“網紅”,區別于多數運動品牌強調“運動+周邊”的屬性,“RE而意”主打的是“運動+社交+健康餐飲”,它帶給年輕消費群體的最大新意就是將餐飲融入運動中,為騎行提供能量補給,為騎友同好提供社交平臺,踐行綠色可持續生活理念。故而,“RE而意”又被稱作“自行車廚房”,刷新了人們對“運動+美食”的認知。
走在百聯西郊,你會不經意間發現眾多餐飲門店都化身成了一個個生活能量補給站。在你結束一場酣暢淋漓的運動之后,抑或陪孩子上完才藝培訓班之后,它們始終在那里,讓你緊張的身心得以放松,為身體補充能量。
以“健康、活力、可持續”為共同價值觀
百聯西郊煥新的同時,也提出了“健康、活力、可持續”的品牌核心理念。有業內人士評價認為,這背后不僅僅是對消費者需求和市場趨勢的深度洞察,更體現的是對國家政策導向的精準把握。
今年以來,國家和上海均出臺了一系列旨在引導消費復蘇、餐飲業高質量發展和消費者飲食習慣的政策文件,其中都包含著“弘揚餐飲文化、促進綠色安全發展”“養成健康飲食習慣”的政策呼聲。
當前的餐飲界有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不少購物中心的餐飲品牌走馬燈式地不停更換門面。有業內人士對此指出,這一現象的背后固然反映餐飲品牌需要苦練內功以求“剩者為王”,但作為購物中心也需要思考如何與餐飲品牌一起共生共贏,助推他們實現可持續經營。
在餐飲品牌的入駐選擇上,百聯西郊將是否擁有“健康、活力、可持續”的共同價值觀作為入駐品牌的考量標準之一。
位于一層的Blueglass Yogurt,是膠原蛋白酸奶的開創者,其所提出的酸奶中富含益生菌、有機黑芝麻、大麥若葉、花青素、膠原VC等營養健康元素。這一品牌自2019年面世之后,一直對外傳遞著“將健康與變美結合”的品牌理念。
位于二層的上海本土現制檸檬茶品牌檸檬向右,以“有溫度、倡導健康快樂”為品牌主張,所創檸檬茶借鑒分子料理的理念,原創“手萃分子”,將水果的纖維保留程度高達91%左右,將健康茶飲從原料和工藝上推向極致化。
此外,云廬在食材選擇和菜品質量上一直堅守“非凡味覺體驗,自然本真回歸”理念,云廬此次入駐百聯西郊四層核心區,某種意義上也可視作百聯西郊“健康、活力、可持續”核心價值理念的一種背書和象征。
一個鮮活的商業生態體系,不會被固化定義為某一種形態,而是隨著百聯西郊的成長,不斷煥發新動能,持續聚合新潛能。
煥新后的百聯西郊致力于將自身打造為“周邊社區居民產生強烈歸屬感的‘第三空間’”??梢栽囅胂?,身處這樣的第三空間,讓味蕾享受一場富含健康、鮮活的饕餮之旅,激發快與慢的生活靈感,這或許是百聯西郊獨有的快與慢的生活節奏。
(供稿:百聯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