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鏡子,經常照一照。唐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直言敢諫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李世民很難過,他流著眼淚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征沒,朕亡一鏡矣!”筆者以為,集團2015——2017三年行動規劃就是一面鏡子,集團系統各級領導干部勿忘“吾日三省吾身”,通過對照,折射出本公司、本業態、本單位影響和制約創新轉型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及時校準、修正本企業改革轉型的方案設計和路徑選擇,力求最優。市場是明鏡,同行的先進是明鏡,百聯干部職工的心更是明鏡,通過對照,找準坐標、認識自己、審視自己、戰勝自己、超越自己。“知恥近乎勇”,一切有悖百聯改革發展、轉型創新的思想觀念必須革除,一切不符合百聯改革發展、轉型創新的方式方法必須廢止,做到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既不夜郎自大,又不妄自菲薄,各級干部、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要時刻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謀事、干事、會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一把尺子,經常量一量。古人云:“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意思是說,稱一稱,才曉得輕重;量一量,才曉得長短。筆者以為,這把尺子就是“國內領先并初步具備國際競爭力商貿流通集團”的目標,就是“遇強更強、誠信致遠”企業精神,就是“服務創造價值”的核心價值觀,就是“三個突破、一個加強”總體思路,就是“12345的發展改革戰略”,就是“團結協作、形成合力,以身作則、做出表率,勇于實踐、敢于擔當”的干部行為準則……一言以蔽之,就是用百聯的“務實圖強”來考量公司的運行質量和速度。用創新驅動、轉型發展來考量公司的地位目標、形象目標、民生指標、社會責任,準確運用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哲學思維做戰略選擇、制度安排和文化塑造,努力做到既仰望星空,更腳踏實地,志存高遠,追求卓越。我們追求的是強,而不是片面的大,大而不強是“虛胖”,是“糖尿病”的前兆,而這一切的前提和基礎是做實——目標要實、措施要實、數字要實、考核要實,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要說明的是,數字指標是業績,但業績絕不僅僅是數字指標,還應包括以人為本,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等企業生態文明指標。
一條鞭子,經常抽一抽。宋.陸游 《自勉》詩之二云:“旦暮勤鞭策,塵埃痛洗湔。”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視察百聯講話指出“百聯的出路在轉型,百聯的未來在轉型”。前不久周波副市長調研百聯講話指出百聯要“不破不立、不轉不活、不改不行”,“大膽地改、大膽地試、大膽地闖”,“借力打牛、借雞生蛋、借船出海”。用曉宏董事長的話說,市領導的講話對我們是激勵和鞭策。百聯已經到了關乎生死存亡的拐點上了。我們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要有破釜沉舟、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避免精神狀態不到位、能力不足、缺乏實踐,不換腦子就換位子。要悉心解決“容錯機制”問題和“臨門一腳”的功力問題,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危機感、緊迫感和責任感,全力做好改革轉型這道事關百聯生死存亡的“必答題”。即便是赴湯蹈火,哪怕就是死,我們也要在所不辭,倒在沖鋒陷陣的路上,死的悲壯!死得其所!集團主要領導的話講到份兒了……
今天就是明天的歷史,我們不能刻舟求劍、緣木求魚,我們更不能抱殘守缺、固步自封。各級干部、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必須用發展的觀點、系統的觀點、辨證的思維、擔當的精神警示自己、鞭策自己,團結帶領干部職工為了百聯的明天殫精竭慮、鞠躬盡瘁、譜寫中國實體商貿業的新輝煌。
我們的目的一定要實現,我們的目的一定能夠實現!
(評論員:山 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