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管理新模型
資金計劃部負責集團的資金管理,特別是頭寸調撥工作,難度大、時間緊、任務重,邵呈喆帶領部門成員們成功研發了管理新模型。集團下屬企業的存款即為“頭寸”,每天都會通過銀行從企業二級資金賬戶自動轉入集團一級賬戶。資金計劃部便開始安排備付工作,用于企業支付商品貨款、營運開支等,備款過多,會降低資金利用率;備款不足,又會影響企業經營工作。于是,邵呈喆通過開展班組學習活動,發動部門成員群策群力,在討論中制定了研發計劃。
在公司領導的指導幫助下,邵呈喆確立了“構建流動性監測管理模型”的工作目標。他充分運用大數據模式下的數理統計方法,與部門成員們一起分工協作、加班加點,發揮各自的技術優勢和技能特長,先后完成了上千次的測試論證。冰冷而繁雜的數據,在他的腦海中慢慢合成了一個具有溫度的模型。
新模型以各企業的歷史數據為基礎,通過公式驗算出方差除以平均值,得出標準差系數后再乘以企業的當日存款,在數據圖平面上呈現出峰值和峰谷,然后據此靈活配置備付準備金,取得了“削峰填谷”的實效。2017年,集團活期存款從36%下降至20%,有效提高了資金的運作效率,通過減少備付準備金創收600萬元。
保持差錯零容忍
根據上級監管部門的具體要求,百聯財務公司接受了相關工作,經邵呈喆與部門成員們的共同努力,出色地完成了任務。邵呈喆認真學習領會監管文件精神,及時升級監管報表平臺,始終保持良好的監管報送工作質量,不斷提高各類監管報告的質量,按時保質地完成了銀監、人行及財協發布的各頻次監管統計信息表、月度季度經營情況分析報告和各類專項報告。
面對監管統計工作“差錯零容忍”的高標準,邵呈喆努力適應、刻苦鉆研、探索規律,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了上千頻次的報表操作知識和更新技術。為了能及時準確地完成報送任務,他主動放棄休息,在春節、國慶等節假日里自覺留守在公司,默默地與報表對話,靜靜地與數據過招,創造了連續四年報表零差錯的記錄。
近年來,百聯財務公司被中國人民銀行先后授予金融統計工作三等獎、二等獎和一等獎,在人民銀行上海金融統計處舉辦的年度大會上還獲得了特別表揚。在監管領域取得的榮譽,逐漸轉化為了企業發展的動力,不僅提升了信用評級,而且優化了企業形象,為公司的長遠發展,與銀行、證券、基金、保險等金融機構開展深度合作奠定了基礎。
邁出學習新步伐
金融市場瞬息萬變,財稅政策不斷更新。邵呈喆深感學習的重要性,在公司領導的支持鼓勵下,他邁出了學習的新步伐。術有專攻,學有所長,邵呈喆走進了課堂。在上海財經大學在職研究生班內,他主攻統計管理專業,在掌握并優化傳統數據統計方法的基礎上,結合工作實際,把求知的目光移向了大數據統計模式,帶著問題學習,懷著理想求索。窗明幾凈的教室里,綠樹成蔭的校園內,課堂實踐的設備旁,總能見到他英挺的身影。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邵呈喆走上了考場。在公司領導的安排下,他根據業務需要和崗位需求,確定了學習的新目標。在不影響工作的前提下,他利用業余時間刻苦學習,先后取得了《同業拆借交易員資格證》、《證券從業許可證》等專業證書,得到了業界的資格認證,并在工作中主動應用信息、實踐操作知識,深化與同業金融機構的合作。
換位思考,立足雙贏,邵呈喆走向了企業。無數次的工作實踐,促使他產生了服務企業、聯融共贏的念頭。2016年12月,13筆共計幾十億元的資金調撥任務重重地壓在了他的肩上。他堅持與各企業開展互動溝通,先解決對內調撥,再解決對外調撥;先處理小額資金,再處理大額資金……任務圓滿完成后,緊張感卸下了眉頭,成就感襲上了心頭。
(供稿: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