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展現企業以人為本的凝聚力
走進百聯大宗,會被迎面而遇的宣傳欄和文化墻所吸引,這正是張玲玲和她的團隊建立的企業文化“園地”。這里有“紅色黨建”、“工會之窗”、“員工天地”,有許多許多欄目,而這一切凝聚著張玲玲很多“奇思妙想”。比如“每月之星”園地,就是在企業里開展“群眾的眼里有星星”的活動,員工通過微信群提名投票,選出自己心目中的“星星”。正巧,張玲玲也被選上過“每月之星”——“她做事雷厲風行,風風火火。”、“她裝扮精致,每天上班就像是一場賞心悅目的時裝秀。”、“她是我們的心靈導師,我們心情低落時的微表情,會第一時間被她捕捉,并且找我們談心。”…… 這些不拘一格的表達方式,全方位地描繪出榜樣的形象,也活躍了企業的文化氛圍。又比如“新人入職感言”,是讓新進員工介紹自己的園地——“新人駕到,請多關照”,新員工手寫入職感言,展示自我。用這樣的方式,讓員工們對新員工有更快的了解,也讓新員工盡快地融入到集體之中。
此外,張玲玲會為過生日的員工預定不同的蛋糕,設計不同的祝福語,記錄下幸福甜蜜的時刻。她還因地制宜地組織文體活動,增進企業活力,增進員工間友誼,增強員工的集體榮譽感與凝聚力。
用文化傳播攻堅擔當的企業精神
在工作中,張玲玲積極響應集團推動企業文化建設的要求,認真開展“企業文化大講堂”活動。她結合本企業的實際,在百聯文化體系中選取了“求知若渴”、“主動擔當”和“齊心協力”為演講主題,激發員工踴躍參加演講,同時將此項活動與公司全年的經營活動相貫穿,員工們通過參與或觀摩比賽,對百聯文化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更好地了解百聯,融入百聯。一部宣傳公司初創團隊的微電影,則通過形象的演繹,宣傳了公司團隊攻堅擔當的精神。張玲玲為這部微電影傾注了很大的心血,寫劇本、做監制、當演員、配樂及后期制作。通過微電影,引導員工進一步攻克企業發展短板,在企業中營造“員工為平臺創造價值,平臺為員工增加價值”的互增價值氛圍。
張玲玲深知,部門一切工作都要以企業為出發點來宣傳企業,宣傳企業精神,宣傳企業的價值追求。她還注意從小處入手,在組織員工觀影發放電影票時,她與票方聯系,在電影票的設計中加印“百聯大宗工會邀你共享大片”的字樣,讓員工在接受福利的同時感受公司文化,對企業的歸屬感更深入人心。
用文化弘揚積極向上的主人翁精神
張玲玲說文化就是精氣神。平時的她也正是以用心做事情,用工作、用業績、用風范來詮釋精氣神。企業的黨群工作要為經濟工作保駕護航。自進入公司以來,張玲玲負責營業執照辦理、辦公場地裝修(如圖)、固定資產采購、安全管理與演練、參與規章制度制定等等,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她熱情關心員工,一旦員工有生病、住院或其他不開心的事,她會主動去關心,給予幫助。要知道,平時她愛人在外地工作,家里的事大大小小都靠她承擔,她要比一般員工付出的更多更多。
張玲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著身邊每一個人。同事們都稱她是正能量滿滿的“移動的充電寶”。正如她在《百聯文化我來講》的演講時所說的:我相信憑我們攻堅克難的主人翁精神,我們百聯集團必將同舟共濟,在改革轉型的過程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供稿:裘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