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華股份黨委組織聯華各級黨組織和黨員把疫情防控、復工復產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具體實踐,一大批一線門店黨員干部帶領團隊以店為家、恪盡職守、連續作戰;一批總部黨員、干部員工火速支援防疫前線、市場保供一線。在聯華物流復工復產中,來自總部黨群辦公室、總經理辦公室、紀律檢查室、人力資源部、招標管理部、生鮮采購部、食品百貨事業部、營運中心(上海)的黨員、干部員工們組成的志愿者團隊支援在物流疫情防控、商品配送等各個崗位上,與聯華物流“疫”起加速奔跑在民生保供的第“疫”線,用行動積極投身“抗疫前線——我們在門店”特殊黨日主題活動。
聯華物流園區在忙碌中有序進行復工復產,根據《上海市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指引第二版》文件精神,以及百聯集團和聯華股份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制定了聯華物流疫情防控期間封閉式復工復產應急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細化園區防控舉措,堅決筑牢疫情防控屏障。本文記錄了幾組物流復工復產中聯華人全力以赴的模樣。
“小魏”|“老劉”
“一靜一動”的課代表
這幾天在物流園區,總能看到“風”一樣的小魏騎著“小電驢”不停的趕場子。園區復工前期臨時被征調負責常溫倉工作組,他每天為商品收貨、分揀、發貨等等工作忙碌;晚間有臨時加配任務,他也能隨時響應。園區里的一些志愿工作,需要支援時候也時常會落在小魏這里:“小魏,這幾位返工人員的三餐發放、通知做核酸等,你負責起來”“小魏,這里的倉板請運送回去”“小魏,這里……”還沒喝上一口水對講機里的呼叫聲,又把小魏叫去忙了。與小魏形成鮮明對照的老劉叫劉志雙,是物流園區垃圾房的管理員,也是聯華物流2021年度的先進個人。在固定的崗位上,他每天重復著相同的工作,無數次的彎腰、分揀、整理,耐心細致、吃苦耐勞。現在的他,除了及時整理園區的生活垃圾,做好垃圾房的清潔衛生外,還主動做好紙板箱的打包工作,工作量的增加,沒有影響他的工作質量,繼續一絲不茍地堅守在崗位上。
“多余”|“發富”
臨時組隊的生鮮好搭檔
在生鮮倉,發富姓周,管前道流程收貨和分揀;多余姓聶,負責后道流程調度與配車。周發富是最早打電話主動請求返崗復工人員之一,回園區的第二天就接到負責生鮮冷鏈組配的工作任務。原本是常溫倉的小周,毫不猶豫接下任務,從熟悉各業態的要貨流程、做好生鮮倉保潔、相關品類庫存盤點等等,兩天的時間就完成了承接“森廣”生鮮倉平移前的各項準備工作。4月26日晚接受門店訂單,他安排好組員分工;次日一早就開始有序收貨,當天組配出貨36噸生鮮民生品類,目前已經達到130噸,大家都說這是用“零磨合”的狀態無縫銜接地完成并庫工作。與發富搭檔的聶多余原來是常溫車隊的調度,每天幾十輛車的路線規劃安排井井有條。問他如何做到高效有序的,他的回答:“實操的多了,門店的地理位置也都記住了”。在這次生鮮倉的運作中,每天一早他要確認當天配送門店的信息和點位,根據門店情況規劃路線,并協調車隊安排車輛配送。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他生鮮、常溫車隊調度要兩頭兼顧,現在大家知道在常溫庫、生鮮庫都有身影的那位就叫聶多余。
“阿花”|“老何”
被呼叫頻率最高的兩位
前者“管物”后者“管飯”。阿花的本名叫張衛平,是安全保障部設備管理高級主管。這段時間除了本職工作還兼職園區的防疫物資發放,進、存、發每一筆賬記清楚,一線有物資需求,他必定“物流到家”送到點位上;為了保障冷鏈的安全運作,他堅守物流園區機修間40多天;公司給他安排的宿舍,他不去住,他說:“這段時間我以機修間為家,因為怕有緊急情況,住這里我才放心,保障24小時冷庫運作是大事”。4月份,他在每天的巡察中發現冷庫制冷劑不足,想方設法解決問題,及時排除故障。“是的,現在的冷鏈對我們太重要了,我們一日三餐的存放離不開冷鏈”老何說道。“管飯”的老何也是一名大忙人,每天最早在工作群出現的就是他,每天三次準點安排就餐事宜。有序組織好園內園外人員三餐的發放工作;有時候臨時增加就餐人員,老何也是隨時響應,“加熱+送餐”熱心服務每一位。
這些只是聯華物流復工復產中群像的縮影。聯華物流電工葉飛也是后勤保障的重要一員,為了保障安全用電堅守在崗位上;生鮮采購部管繼華駐扎生鮮倉,每天忙碌在驗收蔬菜質量、與門店與廠商確認蔬菜量的工作中;賣場營運中心的陳志穎負責世紀聯華的商品配送,雖然在物流住了1個月了,依舊干勁十足,大家都說他是出發最早、回來最晚的那位;標超營運中心的蔡俊鋒總能聽見他在庫區打電話時候的“大嗓門”調配著標超的貨源;加盟營運中心的馬旭紅、劉紹輝在洗手液的配送中,每天堅守在庫區的發貨月臺上。所有這一切的努力,大家都是圍繞一個目標:出貨配送,盡快送達門店!
春光正好,微風不燥!在復工復產的賽道上,聯華人繼續“疫”起努力、共同守“滬”!
(供稿:聯軒 編輯:何陽陽)